近日,日本防卫省发布了最新年度防卫白皮书,其中通篇都在渲染地区紧张局势,再度将中国明确定义为“最大战略挑战”,而不是“之一”,而是“最大”。这一定性无疑再次表明了日本对中国发展的高度警惕,甚至可以说是带有强烈主观臆断的敌意。
事实上,中日地理毗邻,历史纠葛复杂。但将中国毫无缓和余地地列为最主要威胁,本质上体现出日本长期以来将中国当作“对手”而非“邻国”的战略思维,即便是在一些政治人物口头上对改善双边关系有所提及,实际行动上却始终缺乏诚意。
大V:日本被美裹挟内心不安
除了对中国表达所谓“担忧”,白皮书中还大篇幅提及俄罗斯,尤其是其在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。文中明确指出,俄中军事合作日益紧密,日本对此感到不安,尤其对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(即日本所谓“北方四岛”)的军事存在表现出强烈戒备。
众所周知,日俄关于北方四岛的争议久拖不决,当前形势下,日本很清楚要想收回这些岛屿,几乎没有任何现实可能。而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活动,无疑是主权存在感的强化。对此,日本只能在白皮书中“表达关切”,实则是无可奈何地承认现实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份白皮书还罕见提及了乌克兰危机中的“西方责任”。文件指出,欧美国家默认乌克兰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,并为其提供情报与技术支持。这段话实际上点破了一个关键事实——乌克兰能打到俄本土,并非凭空出击,而是依靠了北约国家在背后的支撑。
紧接着,日本防卫省又转头讲起中美竞争。白皮书称当前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已不可逆转,日本显然也意识到自身在美中关系中的“从属地位”。这份白皮书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日本对周边局势的极度敏感和对战略自主的长期缺失。
不仅如此,日本对俄朝关系的描述也充满焦虑。报告特别强调俄朝之间的合作不断升温,尤其是朝鲜在俄罗斯协助下增强其太空和军事能力,将成为对日本国家安全的直接挑战。对日本而言,朝鲜一旦实现技术突破,将令其“导弹防御体系”的有效性受到严峻考验,而这无疑又成为新的“忧虑来源”。
综上可见,这份白皮书里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只有两个字:担忧。扩展一下,是三个字:很担忧。无论是中国的快速崛起、俄中的战略协作、还是朝鲜的科技进展,在日本眼中都被视为“潜在威胁”。防卫白皮书几乎成为日本自我心理安慰的“安全报告”。
然而,如果放下偏见来看,日本在整个亚太安全结构中的被动角色,并不是中国或俄罗斯“塑造”出来的,而是在美日同盟体系中自我选择的“角色扮演”。日本一方面紧紧跟随美国全球战略节奏,对中国、俄罗斯、朝鲜等国动辄采取对立甚至对抗的姿态,另一方面又无法真正摆脱对区域安全局势失控的忧虑。
从近年来日本持续提高军费、突破“专守防卫”原则、频频与美韩等国举行联合演习的态势来看,其所谓的“防卫姿态”已逐步向“进攻性预备”倾斜。这种战略调整背后,正是其内心对地缘政治变化日益强烈的不安全感。
这份日本防卫白皮书看似是在系统评估外部威胁,实则更像是写给国内看的“情绪日记”。对中国戒备、对俄罗斯忌惮、对朝鲜警惕,对美中竞争焦虑,对俄乌冲突的“延伸后果”深感不安……这一切混杂在一起,反映出日本在大国博弈之中内心的迷茫与彷徨。
真正值得日本反思的,是如何跳出“冷战式二元对抗思维”,重新认识亚洲邻国的现实发展与正当诉求,调整其国家安全观,而不是每年写一份“焦虑白皮书”来自我壮胆。唯有理性审视周边局势,推动对话合作,才能走出不断升级的安全焦虑。
配资炒股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